【奋进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 成就巡礼·黄山篇丨新安江畔,踏歌奋进逐浪高-凯发官网入口首页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奋进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 成就巡礼·黄山篇丨新安江畔,踏歌奋进逐浪高

2021年06月25日 09:45:11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作者:吴江海 潘成

美丽的新安江

黄山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是安徽的“南大门”。这里是“铁的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出征地,是共和国现代旅游业的起源地,也是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桥头堡”。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山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依托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等战略平台,坚持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坚持“科创 ”“旅游 ”双轮驱动,着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打好旅游牌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休宁白际乡地处皖浙交界处,坐落在平均海拔约800米的高山上,是安徽最后一批通公路、通电话的乡镇,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乡镇。

谢正发是白际乡最早创办农家乐的村民。从2008年起,他通过一台电脑、一个老门面,推介当地原生态旅游,吸引了众多驴友纷至沓来。 “白际现有 60余户农家乐,可同时接待1500多人,全乡所有自然村都成了户外旅游目的地。 ”谢正发说,随着农家乐、特色民宿、休闲采摘、生态康养、非遗传承展示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目前,全乡人均纯收入1万余元,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黄山市是我国现代旅游业的起源地,旅游、文化、生态等叠加优势,使其成为全国最早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地方之一。黄山市文旅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旅游 ”战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在全省率先培育旅游、康养、体育、非遗等特色小镇,打造徽州民宿、摄影演艺、研学修学、运动休闲、健康养生、夜间经济等乡村旅游特色业态,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黄山市中心城区

“多年实践表明,乡村旅游是黄山市山区脱贫攻坚的特色路径,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黄山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市有188个行政村从事乡村旅游接待,乡村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占旅游总接待量和收入的70%、60%以上,超过10万名农民从事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人均年收入超8000元。

今年5月起,黄山市实施“千名干部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工程,选派1000名干部到重点村、信用村、集体经济扶持村等担任驻村干部、金融专员和专技人员,拓展“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百企帮百村”成果,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水平。

做好路文章 持续推动融杭接沪

前不久,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和省水利厅共同发布 《安徽省交通水利重大工程建设近期行动计划》,黄山市昌景黄高铁、池黄高铁、芜黄高速和市域旅游铁路t1线等16个重大交通项目列入行动计划,项目总投资额达794.9亿元。

从建成通往山外的首条徽杭公路,到全线通车的首条徽杭高速公路;从39年前通车运行的皖赣铁路,再到后年即将通车的昌景黄高铁,山区交通的巨大变迁见证着黄山市的崛起发展。

“黄山市是我省7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之一,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有徽杭、合铜黄、黄塔桃、绩黄、黄祁5条,在建的高速公路有芜黄、黄千、池祁等3条。另外,黄山市是我省两个全国‘50 4’铁路枢纽城市之一,未来有7条高铁线路在此汇聚。 ”黄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黄山是全省规划建设的皖南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已初步形成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正成为皖浙赣闽四省边界区域开放的重要门户。

近日,游客在徽州区西溪南古村落湿地公园留影。

黄山市与长三角地区山水相连、人文相通,便捷的现代交通体系为东向发展敞开了大门。近年来,黄山市成为杭州都市圈唯一的省外城市,加入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融杭接沪步伐加快。目前,仅杭州都市圈投资者在黄山市创办企业近300家、总投资额逾200亿元,解决就业5万多人;黄山人在杭州都市圈创办企业200余家,工作和生活的达4万多人。在今年4月下旬举行的中国(黄山)新安医学发展大会上,现场签约了17个“双招双引”项目,涉及投资额24.3亿元,其中长三角区域签约项目15个,投资总额23.7亿元,分别占比88.2%和97.5%。另有数据显示,目前黄山市超过七成游客来自长三角地区,近70%优质农产品销往长三角地区。

“随着高铁时代的全面来临、交通能级的持续提升,拥有文化、旅游、自然、生态多重独特优势的黄山,更加紧密镶嵌在中国最富庶的长三角,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期。”黄山市委书记凌云表示,将继续加强与长三角城市在民生领域共建共享,深化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探索推出“畅游长三角”“惠民一卡通”等产品,不断增强群众在一体化发展中的获得感。

守好生态线 永续激活内生动力

“通过网箱退养、渔船退捕、岸线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新安江航道更开阔更安全了,两岸的风景也越来越美。 ”在歙县深渡码头,52岁的吴本高做好游船航前安全检查后,与码头工作人员一道张罗着游客有序登船。

吴本高是歙县街口镇三港村人,原先一直开货船,兼营捕鱼贩鱼生意。去年起,新安江歙县段水域实行全年禁捕,退捕上岸的吴本高成了新安江游船服务公司的一名驾驶员,往返于歙县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和浙江千岛湖之间。

发源于休宁县的新安江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为杭州的重要水源地千岛湖提供了60%以上的入湖水量。2012年,国家有关部委在新安江流域启动实施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截至目前流域总体水质为优并稳定向好,跨省界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并带动下游水质实现同步改善,千岛湖列入首批5个“中国好水”水源地之一。

祁门县渚口风光

试点以来,为呵护新安江一江清水,黄山市累计关停污染企业220多家,整体搬迁企业90多家,优化升级项目500余个;累计退耕还林3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 77.4%提高到82.9%,湿地、草地等自然生态景观在流域占比达85%以上。同时,在全省率先实行“七统一”农药集中配送,首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垃圾分类的 “生态美超市”,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带动乡村旅游、精致农业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全市茶叶出口额占全省80%、占全国10%以上,“泉水鱼”成为我国首个纯渔业农业重要文化遗产。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推动了上下游生态环境共治、交通互联互通、旅游深度合作、产业联动协作等领域协同发展。去年11月,黄山市与杭州市共建的黄杭绿色产业园正式挂牌,通过“园区 园区”“园区 企业”“企业 企业”等多种合作方式,打造新安江流域上下游绿色产业集群,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今年起,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将全面升级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由单一的资金补偿向产业共建、多元合作转型,由原来的“水质对赌”向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扩展,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大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宜的研发设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体育健康、养老服务、全域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杭黄绿色产业带建设。

·记者手记·

黄山之麓,“新四军精神”代代传

黄山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1934年,这里诞生了皖南第一个苏维埃政权。1938年,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在这里集结整编。从此,“铁的新四军”从黄山奔赴抗日前线,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巍巍黄山激荡着奋斗的足音,滔滔新安奔涌着奋进的浪花。在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黄山人民弘扬新四军精神,勇敢豪迈、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勇于探索,虽然经历过艰难曲折、遭遇过急流险滩,但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航向如一,奋发图强,书写了壮丽辉煌的“黄山篇章”。

作为共和国现代旅游业的起源地,黄山市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改传统的山区生产方针,变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为旅游资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率先注册全国第一家农村集体创办的旅游公司,率先发行中国第一只完整意义的旅游概念股,率先在全国探索旅游景区景点经营权转让,率先在全国推行旅游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率先探索以“旅游 ”为内核的全域旅游模式,建立起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35:57。

旅游业的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黄山,给群众带来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2019年,黄山市乡村旅游接待量和总收入分别占当年全市旅游总接待量的73%、总收入的60%,乡村旅游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特色路径,促进社区共享发展的“黄山案例”入编国家旅游政策读本、世界旅游组织培训教材。到2020年底,黄山市9.4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超6万元,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巨大变迁。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新安江流域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亲自倡导和推动的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先行探索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地。试点近10年来,黄山市在全省率先建成“七统一”的农药集中配送体系,率先开展水排污权交易试点,首创的“生态美超市”项目获 “母亲河奖”,“新安江模式”写入中央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入选中组部 “攻坚克难案例”,在全国其他10个跨省流域、15个省份推广,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纳入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如今,黄山市森林覆盖率达82.9%,pm2.5浓度年均每立方米24微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常年保持在95%以上,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前列。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黄山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140多万黄山人民砥砺前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着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坚持创新驱动、产业支撑,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高新战新产业发展壮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融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持续推进“融杭接沪”,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坚持城乡一体、提升能级,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打造生态文化之城、生活品质之城、创新活力之城,着力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站在新起点上,黄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感言·

不忘初心,建功立业新时代

我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关怀、部队的培养和家乡人民的支持。回到家乡,我将初心不改,时刻牢记军人使命担当,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回报家乡人民的关心关爱,用行动诠释对党忠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军人本色。

——“八一勋章”获得者王忠心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给了我巨大信心,我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更好地传党情、听民意、促和谐,与乡亲们一道苦干实干,加快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新中国最美奋斗者”入选者金玉琴

我觉得身体上的残疾并不可怕,只要心中有梦想,敢去想,敢去行动,同样可以实现自己想做的很多事情。我希望通过自己创办的民宿,与大家一道分享“诗与远方”,吸引更多的人来黄山体验徽文化和新安大好山水。

——“中国好人”入选者方华清

(撰稿:安徽新闻网记者 吴江海  摄影:安徽新闻网记者 潘成)


编辑:姚敏

网站地图